首页 资讯 正文

清华校长寄语毕业生:要主动拥抱AI时代,用创新精神塑造未来

体育正文 122 0

清华校长寄语毕业生:要主动拥抱AI时代,用创新精神塑造未来

清华校长寄语毕业生:要主动拥抱AI时代,用创新精神塑造未来

清华大学(qīnghuádàxué)校长李路明。清华大学 供图 6月21日,清华大学202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举行,3000余名清华学子顺利完成本科学业、踏上(shàng)新的人生旅程。临别之际,清华校长李路明寄语毕业生们:“正值青春的你们,要主动拥抱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集中涌现(yǒngxiàn)和全面赋能的时代(shídài),用创新精神塑造未来,以人文精神把稳方向,怀(huái)爱国之心、立报国之志、增强国之能,在推进(tuījìn)中国式现代化(xiàndàihuà)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!” 李路明的(de)离别寄语围绕人工智能(AI)展开。他说,我们身处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,其中最引人瞩目、最令人惊叹(lìngrénjīngtàn)的变化,就是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。近年来,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,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。相信你们都(dōu)用过人工智能工具探讨课程(kèchéng)难题、辅助论文写作(xiězuò)、制定出行攻略、绘制趣味图片,人工智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你们的“学业助手(zhùshǒu)”和“生活搭子”。 李路明指出,人工智能不是一夜之间(yīyèzhījiān)凭空出现的,而是历经近70年(nián)的发展、凝结了一代代创新(chuàngxīn)者的智慧与心血,才从“天方夜谭”般的想象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。“希望你们从中获得启示,深刻把握创新规律(guīlǜ)、敏锐洞察创新机遇、积极培育创新品质。”李路明说。 他还指出,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,创新之路(zhīlù)是曲折的,要(yào)有面对逆境(nìjìng)的韧性。他通过回顾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,提醒毕业生们,创新的征程上没有平坦的大道,往往要承受质疑、忍受(rěnshòu)孤独,只有保持(bǎochí)追求真理的热忱、不畏艰险的勇气、百折不挠的意志,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。 “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,创新之路是(shì)开放的,坚持交叉融合才能永葆活力。”李路明还说,开放意味着以交叉促创新、以共享促发展。他提醒毕业生们,创新活动正在(zhèngzài)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加快推进,必须拓展格局视野,融汇(rónghuì)多学科(xuékē)智慧,凝聚(níngjù)各方力量,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。 “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,创新之路是漫长的,需要长久努力和坚守。”李路明还以清华计算机系张钹(zhāngbó)院士的经历,提醒毕业生们,创新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,只有(yǒu)锚定(máodìng)真正有价值的目标,沉下心来、长期耕耘、不断超越,才有可能结出硕果(shuòguǒ)。 李路明说,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(de)关键引擎(yǐnqíng),已成为世界强国的“必争之地”。我国错失了(le)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(fāzhǎn)契机,奋力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步伐。当前,蓬勃发展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了新的发展动能(dòngnéng),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创新空间。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,对于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至关重要。他勉励毕业生们,敢为人先、敢于突破,以(yǐ)聪明才智贡献(gòngxiàn)国家,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,做奋发有为的创新者。 同时,李路明也不忘提醒毕业生们,技术是(shì)一柄“双刃剑”,一方面可以带来(dàilái)便利、增进福祉,但也可能因被错误使用而带来危害。技术发挥怎样(zěnyàng)的作用、产生怎样的影响,每一位(yīwèi)创新者都必须对此深入思考并做出慎重选择。造福全人类是科技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不竭动力。 “推动科技朝着有益、公平、安全(ānquán)、透明的方向发展,是我们共同(gòngtóng)的责任。”李路明说,“希望(xīwàng)你们始终坚守以人为本(yǐrénwéiběn)、科技向善的准则,将人文关怀融入创新之中,把伦理道德置于技术之上,做负责任的行动者。” 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(duō)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清华校长寄语毕业生:要主动拥抱AI时代,用创新精神塑造未来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